•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教海探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海探航

    小学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09-12-25浏览次数:

    小学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2009年10月29日,我到沧浪新城二小听省特级教师上的三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一课。《找规律》这节课开头设计非常新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画圆画三角形理解间隔排列,继续画使学生认识到画不完,有无数个圆和无数个三角形,找出一一对应的关系,认识排列的规律。利用一一对应的关系解决排列问题,使学生容易理解。通过阶梯式的练习,学生能区分直线排列和首尾相连的差别。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4时计时法》这一课让我真是耳目一新。蔡宏圣老师利用两把0~12刻度的不同颜色的尺认识24时是怎么来的,怎样转换的。注意起始点的链接,点明0和12之间的关系。学生看着两把尺,能正确的运用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认识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009年10月29日,我到沧浪新城二小听省特级教师上的三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一课。《找规律》这节课开头设计非常新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画圆画三角形理解间隔排列,继续画使学生认识到画不完,有无数个圆和无数个三角形,找出一一对应的关系,认识排列的规律。利用一一对应的关系解决排列问题,使学生容易理解。通过阶梯式的练习,学生能区分直线排列和首尾相连的差别。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4时计时法》这一课让我真是耳目一新。蔡宏圣老师利用两把0~12刻度的不同颜色的尺认识24时是怎么来的,怎样转换的。注意起始点的链接,点明0和12之间的关系。学生看着两把尺,能正确的运用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认识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上一条:听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有感

    下一条:数学听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