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教海探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海探航

    《找规律》听课心得

    发布时间:2009-12-15浏览次数:

    《找规律》听课心得

    听了贲老师的课,我也深有感触。贲老师所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的《找规律》,这部分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说,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能接受这部分知识,而且掌握得比较好,当然这与贲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贲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先让学生在画图中体会一一对应的关系,接着教学不封闭的图形中物体与间隔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教学封闭图形中物体与间隔数量的关系,最后能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出有这样规律的物体排列。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贲老师用自己的双手让学生再次感受不封闭和封闭图形中物体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一系列的精心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我们所有听课的老师都感觉眼前一亮,并受益匪浅。

    在学习完规律后的练习中,贲老师只用了书上的一道电线杆的题目,此后全来源于学生能够熟悉的生活世界。比如有“烤肠机器上的烤肠和铁棒的关系,12个男生中间插一名女生以及钟面、手指等等学生触手可得得例子。更值得一提得是没个例子都有很多值得学生更深入思考的地方。就如由“烤肠”这道题目,贲老师延伸到木材得摆放,如图:

    ……

    ……

    ……

    这类问题就是用找规律的去解决,但是却有一定得难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也乐于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而下面得男生中间插女生、钟面和手指都是规律变式,由排成一排变化成围成一圈的,学生从这些直观的例子中容易发现规律,也自然而然把两种不同的情况区分开了。

    贲友林老师的整节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更多的是学生练习的投影及学生精彩的表现,贲老师只是适时的引导,在学生疑惑时点拨,在学生迟疑时给予肯定,在学生精彩时给予夸奖.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收获并反思着:名师课堂的精彩,源于他们执著的探究精神,他们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开放的课堂,他们用自己良好的教育素养感染学生,用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为了课堂上的精彩,在课外我们每一位平凡的教师都必须做足功夫,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上一条:<<找规律>>听课心得

    下一条:《找规律》听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