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祺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力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在新的时期,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培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良好的班风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建立良好的班风,才能使全班大多数同学在班级这个集体中学习生活得心情舒畅。
学生个性发展是当前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就是要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特长得到良好的、健康的、最优化的发展。在这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中,班集体是学生创造机会、开发潜能的重要场所。在任何群体中,每个生命个体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被影响着:一方面,学生个体的独特个性大大拓展了班集体的外延,这一张张班集体“名片”深深烙上了班级的精神印记;另一方面,班集体的特色又因其不可动摇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体和班集体是相辅相成的。从内涵和外延的辩证关系来看,班集体的建设十分重要。
一.要建立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的建设上,纪律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成熟的做法很多,但还是有些班级的管理有问题。有不少班主任主张“严”,也许因为“严师出高徒”的原因吧,可怎一个“严”字了得。因此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要实,不要太宽泛。否则我们就没有必要制订什么管理制度,用一个全国通用的《学生守则》就够了。在倡导人文关怀的时代背景下,制订和执行管理制度对班主任都是极大的挑战。我认为要在制定管理制度方面要做到两点:
1.制定班级公约
用制度管理人,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也给学生多一些预警意识,多一点自我管理。当然我们的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开学以来,我班的纪律比较差,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我要求学生们讨论解决办法,形成我们班的班级公约:
(1)早读课保持绝对安静,如果有问题要讨论要轻声细语。随意讲话者扣1分。
(2)上课不遵守纪律,扣3分。
(3)抄作业者与被抄者同罚,重做作业。扣3分。
(4)无故旷课或者迟到扣5分。
(5)当日班级值日卫生特别不干净每人扣1分。
(6)作业认真完成,加1分。
(7)学习有进步者,加3分。
一周进行一次总结,对做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对做的不好的同学予以批评,希望以后能得以改正。
班级公约颁布以后,学生就知道了哪些是应该做到的,哪些是应该避免的,就愿意做好一些,班级管理就逐渐走向制度化,而且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2.充分利用班会,建立沟通渠道
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一定要有一个沟通渠道,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学生也有倾诉的需要。而且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教育途径和教育资源。可以开班会,开座谈会,可以个别谈话,可以请同学甚至家长帮我们交流。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是我们德育的主阵地,一节形式和内容安排得当的班会将对班级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班委选出来后,我就要求他们对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安排,要提前准备,更要大力发动学生,争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学期的班会要统筹安排,各周内容循序渐进,有一个系统计划。比如说这次的挫折教育,从感恩到责任再到怎样面对挫折,形式上有演讲、小品、朗诵、家长学生互动等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感觉到自身的责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二.组建有用的班委,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建立,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好的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班主任要依靠他们,使用他们。要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首先要选择和培养班干部,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严格挑选,合理使用。
作为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班干部选的好,班主任会轻松很多,班干部不得力,班主任就受累了。我在选择班干部时,比较看重性格,喜欢那些活跃、开朗、爱说爱笑、做人乐观的同学,他们的影响力较大。在开学期间,我察言观色,物色人选。首先选定了班长,一个嗓门大,胆子也大,人缘很好,成绩也不错的学生。他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班级开始不太安静的时候,他就吼上一嗓子,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但他也有过错,后来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一定要在全班当堂检讨。深刻的自我检讨之后,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更加敬佩他了。
三.最重要的是创建良好的班风。好的班风是要每一个人用爱心作为情感基础形成的。一旦好的班风形成,学生的学习就蔚然成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增强,也就不用班主任一天到晚地跟在学生后面生气。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班主任就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