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仔细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学习运用打比方。
教学难点:体悟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描绘事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呀?(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儿歌《像什么》)
师:同学们,这首儿歌有趣吗?(有趣)有趣在哪呢?(出示歌词)(指名说)
师:对极了,歌曲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简单的数字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能找到与他们相似的事物。那想象如果走进我们的生活,生活一定会丰富又多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打比方。(板书:打比方)其实打比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喻。
二、学习打比方
过渡: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到93页,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去完成处处留心第一题:看看左边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它们相似的事物,画一画,写上名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1)师:好,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哦!同学们完成的都不错。不仅找到了与这三幅图相似的事物,还画得栩栩如生呢!那现在老师就要看看同学们是画得好,还是说得好咯!请看大屏幕:
弯弯的月亮像( )。
大象的耳朵像( )。
蝴蝶花多么像( )!
师:把你想到的事物与图片联系起来。先自己练习说一说,再同桌互说。看谁说得好、说得有创意。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
(2)说一说,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形象,说生动。
(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动手写下来。
(4)学生写 师巡视 展示好的句子 进行表扬
(5)下面请同学们来比较两个句子。
课件出示:
a、万里长城穿行在大地。
b、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你们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板书:什么比作 什么 )
(6)师小结: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就能具体的描绘事物,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生动、形象)
(7)过渡:好,刚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打比方。其实,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请快速浏览本册课文,把它找出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找一找。
(a)浏览学过的课文,找出打比方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b)交流。
多媒体出示:
(a)京杭大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b)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c)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d)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9)学生自创打比方的句子。(交流)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打比方的方法,知道了打比方的好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写出更多优美的语句和片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