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2、以多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促进家庭教育的提高。
3、学习胡锦涛主席号召少年儿童做“四好少年”的内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发展,达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目的。
4、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指导者队伍,创造条件让指导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家长教育的方法。
5、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三、工作措施
1、建立扎实有效的家长委员会管理机制。本学期,各班要在本班学生家长中,选择一名理解、支持学校工作,教子有方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并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年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落实"家长学校"的上课时间。本学期,要不断创新家校育人的模式,对于学前年级和一年级新生到校报到程序,要实行“学生未入学,家长先上学”的家长培训会。其他年级也要在开学一个月内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活动。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
3、精心挑选“家长学校”的上课教师。学校将精心挑选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相当教学经验,并热心于教育科学的干部和教师担任家长学校的老师,保证师资质量,而且上课内容提前确定,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并形成系列化。
4、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由校方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并加强签到和点名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家校联系,开家长会时,学校还将下发调查问卷,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①本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及工作的连续性,周密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②按计划认真实施。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来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客观分析,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③开展咨询服务,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高研究水平。
④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在家长中广泛征集教子有方的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刊登在学校校刊杂志上,并积极向各专刊推荐。
6、抓好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家教理论水平。
①.每一位家长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②.组织家长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主席对全国少年儿童的成长提出了争做“四好少年”的要求,使家长了解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当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从而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7、抓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①继续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健全家长学校档案、奖励、考核、教学等各项制度。
②丰富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只有想学生所想的、讲家长想听的,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才能贴近家长,吸引家长,提高授课的质量,达到授课的目的。
③加强家校联系,注重信息反馈。收集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培训班主任,让班主任了解这学期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
3、一年级召开新生家长会
十月份:
1、设立家校信箱,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2、举行家长培训活动。
十一月份:
1、班主任撰写“我的家访故事”并进行交流。
十二月份:
1、教师节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介绍学校重点工作、学生重要活动,提出对家长工作的建议。
2、各年级召开家长会。
3、家长委员会座谈,家长学校总结工作。
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