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德育管理

    队员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管理 > 队员风采

    沧浪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

    发布时间:2005-09-12浏览次数:

    沧浪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

    活 动 方 案

    沧浪区教育文体局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关于转发〈中宣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5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沧浪区各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以“弘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长征70周年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重点,深入开展“了解抗战史,激发爱国情”的“三个一”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的拼搏精神和革命传统,培养青少年爱好和平,维护民族团结,反对侵略和分裂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立志做了不起的新一代中国人。

    二、活动时间:

    2005年9月1日~9月30日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9月1日~9月9日)

    各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队活动等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广泛进行近现代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史、抗日战争胜利历史经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伟大历史意义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小学生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要通过翔实的历史史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歌颂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进一步深化广大小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认识,激励师生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实践活动阶段(9月10日~9月25日)

    1.充分利用9月份的节日和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教育。

    利用新学期开学的契机,举行开学仪式,精心安排各项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利用秋收起义纪念日、毛主席逝世纪念日、9.18国耻日等纪念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教师节对学生开展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利用中秋节,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族传统教育。

    2.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

    (1)组织所有学生(指四年级以上),读一本反映抗战的课外书(或看一部抗战影片);听老红军讲长征和抗日战争故事;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唱一首革命歌曲;自编童谣、儿童诗歌、儿童歌曲。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的拼搏精神和革命传统。

    (2)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参观抗战纪念馆、祭扫烈士陵园、举办抗战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引导学生追寻历史的足迹,以参观走访、主体队会等形式,讲革命传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报国志向。

    (3)举办一次学生作品展示展演活动(心得体会文章、童谣和美术书法作品展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人民、学校、教师、家长、家乡的热爱。

    3.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宣传栏、文化长廊张贴民族英雄的宣传画、富有民族精神的名人格言;组织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班级板报设计比赛,使中小学生明确民族精神的内涵,掌握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营造浓厚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三)总结经验阶段(9月26日~9月30日)。

    各校要在活动结束后,对“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作出全面深入的总结,并于10月10日前交教育科。

    二○○五年九月七日

    上一条:一次生动的宣讲会

    下一条:隆重的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