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贲友林上《找规律》有感
听了贲老师的课,我深有感触。贲老师所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的《找规律》,这部分内容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说,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能接受这部分知识,而且掌握得比较好,当然这与贲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贲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先让学生在画图中体会一一对应的关系,接着教学不封闭的图形中物体与间隔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教学封闭图形中物体与间隔数量的关系,最后能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出有这样规律的物体排列。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贲老师用自己的双手让学生再次感受不封闭和封闭图形中物体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一系列的精心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我们所有听课的老师都感觉眼前一亮,并受益匪浅。特别是封闭式图形和开放式图形的教学,贲老师很巧妙的运用一排的变化很自然的过度到封闭式图形。
去年我教四年级,也教了这个内容。记得当时孩子的收获非常差劲。我自己在教学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孩子对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减1,什么时候又不加不减了,根本搞不清,单元测试的情况很不理想,当时真的觉得自己无从下手。听了贲老师的课后才明白要想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个知识点,必须让他们自己亲身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去,而不是通过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而且作为老师要充分的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探索出答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要让孩子真正去理解、去发现、去探索,他们才会很好的掌握,也才会把知识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贲友林老师的课实在值得我们一线老师细细品味。越是这样看似自然轻松流淌的课越是觉得每一句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是很见老师的功底的。当我被他的教学设计折服的时候,再静下心来聆听他的演讲,才发现原来贲友林老师的课离不开他丰富的学识和深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