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开展了以情境之“义”再辩为主题的同题异构教研活动。由马姝忻和顾菁两位青年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认识元角分》一课。
马老师在生动有趣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1元、5角、5分、1分等的纸币和硬币,学生兴趣浓厚。在认识了几种基本人民币后,进而引导学生探索1元等于10角和1角等于10分这2个重要知识点。整节课思路清晰,层次感强,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逐步认识元角分。
顾老师则由各国的钱币引到人民币,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进而认识了最基本的几种人民币:1元、5角、1分、5分等等。接着,顾老师又通过一系列情境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不仅让学生在玩中学,更让学生在玩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两节课后,友联二小教研组展开了热烈的谈论,客观的分析了2位老师课堂的优缺点,着重就场景与情境展开了剖析。2位老师都能从吸引学生的场景开始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后的教学却逐渐疏离一开始的场景设置,并没有从场景设置中,给予学生太多思考,探索的空间。全课仅有几个片段性的场景拼接而成,场景还只是场景,没有得到升华成情境。随后,教研组内老师后就场景与情境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本课时的情景设置进行探索,并提出了意见,相信两位老师也从中有所启发和收获。
(苏州市友联第二小学校 史文杰)